塘崖贡米:昔日“皇家米” 今朝兴万家
为落实全国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东部片区(临沂)座谈会议精神,展示民营企业通过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贡献,发挥品牌创建和典型经验的示范带动效应,增强行动影响力和凝聚力,近日,临沂市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工作推进组确定临沂市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特色农产品14个。通过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、提升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为助力临沂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现开设“万企兴万村·特色农产品”专栏,聚焦农产品背后的先进经验和创新亮点,书写乡村振兴产业“大文章”。
01、“皇家贡米” 源远流长
塘崖贡米又称塘米、塘贡米,因产于高都街道的大塘崖村而得名,与孝河白莲藕与沙沟芋头并称为原县级临沂市的三大土特产,素有“沙沟芋头孝河藕,塘崖大米香满口”的美誉。据《塘米的前世今生》记载,唐朝皇帝李世民东征时,曾驻扎临沂南的塘崖村,吃了该村唐圈(洼地)里种的稻米后,倍加赞赏。从那以后,这一带所产稻米几乎全部被官府征收,作为向朝廷进奉的贡品,“塘米”从此而得名。
在1978年山东省稻米质量评审会上,来自临沂市塘崖村出产的“塘米”以其独特的风味荣获第二。1985年11月,“塘米”又被评为省名优特稀产品,选送北京参加展评,引起有关专家和外宾的注目。
据土壤学专家分析,该处泥土中含有大量稀有元素——硒。独特的土壤、水源和空气以及阳光,为“塘崖贡米”提供了特有的营养和口感。和其它稻米相比,“塘崖贡米”有两大特点:一是具有浓郁的香味,喜大火蒸煮,不论做干饭、稀饭,只要掺上少量的塘米,便香气四溢,味道极佳,有米引子之称,这才有着“一家煮米四邻香,四邻煮米香全庄”的赞誉。现如今“塘崖贡米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注册并取得使用权,这标志着“塘崖贡米”正式成为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02、产业振兴增收致富
高都街道西潘墩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——罗庄区华益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,经营范围为种植、销售塘崖贡米,目前合作社村集体占股比例为22%,主要经营徐稻9号、黑香稻等优质品种。目前已流转土地400亩,亩产量达到1400斤,年总产值100万元,社员平均每户增收1万元。计划继续流转周边400亩土地种植水稻,截至2023年6月,已在原来基础上流转了100亩土地,并已经成功育秧,预计2023年10月份收获。
合作社还打破原来土地流转成本高的模式,以土地托管的形式,将周边村土地进行托管,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育秧、插秧、收割、加工、销售“一条龙”服务,合作社统一育秧、统一插秧、统一收割、统一管理农资,四项共节约100元/亩;同时,合作社向托管农户以高于市场价0.3元的标准收购稻米,并进行加工销售,农户亩均增收400余元;农户也可以自产自用,节省了育秧、插秧、收割、管理的费用。
合作社与街道党工委达成合作意向,借助“塘崖贡米”品牌效应,提升稻米商业价值。市场价比原来高2.5元/斤,今年年底计划托管土地500亩,实现年产量70万斤,合作社年总产值200万元,实现村集体增收8万元,社员每户每年增收500元/亩。
来源:临沂市工商业联合会